中醫依疼痛性質 診治消化性潰瘍
《中國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 陳志芳》
  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症狀是上腹部疼痛─胃潰瘍的疼痛,多位于劍突下正中或偏左;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,則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。疼痛呈周期性發作,發作期可持續數天或數周(發作一般與氣侯季節轉變、過度勞累、飲食失調、精神及情緒緊張有關);無併發症時,一般均有與飲食有關的節律性疼痛─胃潰瘍多在餐後半小時到2小時左右發生疼痛,至下一餐前消失;十二指腸潰瘍多在餐後3~4小時出現,持續至下次進餐,進食後可減輕或完全緩解。(按:其他症狀,有上腹悶賬、噯氣、泛酸、流涎、噁心、嘔吐、煩躁、失眠及多汗等。)

   消化性潰瘍的疼痛性質不一,臨床以飢餓樣不適和燒灼痛為多見,亦可為脹痛、刺痛、鈍痛等;中醫治療本病,即根據上腹不同的疼痛性質而加以診斷處方。辨痛診治之法,略述于下......
一、灼痛:
   上腹部隱隱作痛或灼痛,兼有口燥咽乾、食少喜飲、屎硬尿赤,甚則乾嘔呃逆、舌心絳乾苔少、脈細數者,證屬脾胃陰虛,以益胃湯、一貫煎或竹葉石膏湯加減治療。

二、脹痛:
  上腹部脹痛,痛位不固定且連及兩脅,兼煩悶易怒、噯氣嘆息、嘈雜吐酸、口乾口苦、舌紅苔黃、脈弦數者,證屬肝胃不和,以左金丸、四逆散、丹梔消遙散或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。

三、刺痛:
  上腹部痛如針剌或刀割,痛處固定且拒按,或見吐血或黑便,其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、脈沉澀者,證屬瘀血阻絡,以失笑散、血府逐瘀湯或活絡靈效丹加減治療。

四、鈍痛:
  上腹部隱隱疼痛(鈍痛),痛時手按、熱敷或進食則痛減,兼臉白神乏、身倦肢冷、大便溏薄、舌淡苔白、脈細弱或沈緩者,證屬脾胃虛寒,以安中散、黃者建中湯或香砂六君子湯加減治療。

   診治本病,一旦得知疼痛的性質,便可掌握致病的原因與證候。一般輕中度的上腹部疼痛,只要對證下藥,往往痛減人安;但如果患者腹部疼痛劇烈,甚至痛欲昏厥者,這多半是潰瘍發生穿孔,應趕快送大醫院急救。 並非所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,都會出現上腹部疼痛;根據研究,約有12~15%的患者從來沒有上腹部疼痛的病史(在突然發生大量出血或潰瘍穿孔時才被診斷為本病)。臨診之時,縱然沒有上腹疼痛症,仍可根據悶脹噯氣、噁心泛酸、煩躁失眠、口燥咽乾、身倦肢冷等症狀並配合舌象、脈象,如上述般而加以辨證施治。